当前位置: 首页  >   职教资讯  >   正文 文章内容

刘占山:把工匠精神刻入职校学生的心中

时间:2018-07-12   来源:《中国教育报》   阅读:

职业院校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是职业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之一。职业院校必须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工匠精神刻入学生心中。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是指有技艺专长的人;工匠精神,就是工匠对自己制作或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的精神理念。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工匠精神。在思想层面,就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行为层面,就是开拓创新、持续专注;在目标层面,就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工匠精神是一种在设计上追求独具匠心、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尽善尽美的精神,蕴含着敬业、严谨、踏实、专注、创新、拼搏等可贵品质。因此,我们决不能把工匠精神简单地理解为只是手工劳动者应该具备的精神,它其实是所有职业人都应该具备的精神。

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工匠精神还应该包含理想信念、爱党爱国、诚信友善等价值取向。工匠精神是民族素质的重要内容,它首先体现为职业操守,这种职业操守,不是靠法律或制度限定,而是来源于“道德的力量”和“职业精神”。

职业院校强化工匠精神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人才。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更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现在的青年学生,其人生黄金时期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完全契合,如若他们这一代具有工匠精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职业院校加强对青年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本质上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引导学生静心学习、刻苦钻研、百折不挠,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在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要重视实践育人,拓展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和路径;要加强对学生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仍存在不少问题,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困难增大。除了产业结构本身原因外,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是关键的制约因素。据测算,我国制造业人员中高技能人才只占5%;技术工人队伍中,初级工、中级工占比达到73%,高技能人才比重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水平;另外,74%的进城务工人员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六成以上没有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在非公有制企业、小微企业,技术工人更是严重匮乏。一个国家的产品质量往往被视为一国之文明程度、一国产品之信誉,往往是一国之国民尊严。我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中国制造”正在向高端、智能、绿色、优质阔步迈进。在这一历史转变过程中,迫切需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得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响应、支持和参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键在人才,根本在教育。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必须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因为职业教育可以对“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提供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职业教育中国方案、中国标准。

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必须坚持育人为本,致力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展专业建设、合作开发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场地、人员互相兼职,校企双主体共同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形成是靠各个教育环节的累积和养成的,因此,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无论是文化课教学还是专业课教学,无论是实验实习实训还是顶岗实习,都要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养成。

产业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并且被普遍认可和遵循的行业习俗、规范、制度、准则和价值观,包含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国产业文化有三个重要来源,一是中华悠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二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工业文明传播对我国行业的文化影响;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愤图强中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业文化。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对本专业所对应的相关行业的历史文化和企业文化知之甚少,迫切需要通过产业文化史的学习提升其整体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

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开展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进校园活动,广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建立大师工作室等举措,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通过引进行业规范、职业规范和岗位规范,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通过开展能够展示工匠精神的各种比赛活动,激励青年学生的工匠精神实践和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