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职教资讯  >   正文 文章内容

适合的教育 职教理解与区域行动

时间:2018-10-14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阅读:


一、“适合的职业教育”的多维理解


用联系的、整体的观点来看,适合的职业教育并非孤立,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和其他命题紧密关联。它关联着教育的本真追求,将职业教育融入“人的全面发展”的大合唱中;它关联着教育与经济,其主要通过技术技能人才素质的关键“节点”得以实现;它关联着江苏职业教育自身的历史演进和未来使命,影响着职业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适合的职业教育”回归了教育的本真


教育作为一项使人之成人的活动,其对象是人,目的是使人成之为人。“教育不仅仅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我们倡导“适合的职业教育”,最根本的还是以最适合人的发展方式,自内而外激发潜在的素质,以保障人的健康成长,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论断的提出,是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十九大的新表述不仅突破了需求方根深蒂固的“物本位”惯性思维,也突破了供给方根深蒂固的“单纯生产论”的惯性思维。破解这一矛盾的根本方略,就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单向度的人”。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如马克思所言的能“全面发展”或 “自由自觉活动”的人,这样的人不是个人本位论的抽象人,应是更具主动性、更具创造力、更具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适合的职业教育”回应了经济的转型


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规律。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虽是一个老话题,但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需要面对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正向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特征总体上呈现出“融合”趋势,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产业融合,产业的边界开始模糊,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制造化交叉融合;其二是虚实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顺利实现这种融合,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展,根本途径就是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且创新本身也必须实现转型。当前,我们缺两样东西:第一缺创新(即金点子),第二缺能把金点子在一线变成实际产品的人。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主动回应,自觉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


(三)“适合的职业教育”回答了职教的使命


2018年1月,江苏省教育厅葛道凯厅长提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回答好3张答卷:如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职业教育由人们的无奈选择转变为理性选择乃至首要选择;如何办好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破解人民群众对多样化优质职业教育需求与目前粗放单一的职业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如何办好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破解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倡导“适合的职业教育”,正是要进一步回答好这3张答卷。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首先必须解决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问题。回顾职业教育的发展史,吸引力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提升,其原因无疑是复杂而多重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统一分配” “中职免费” “对口升学”等外在制度的过度供给,导致职业教育一度出现过“虚假的繁荣”,吸引力不是外来的,而是内生的。这就要求新时期职业教育必须回归本体,不能靠“职业教育普通化”制造一种扭曲的吸引力,而是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办出特色、办出质量。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意味着职业教育的对象不再只是单一的学龄青少年,而应面向其他所有人,特别是被传统的正规教育体系排除在外的特殊人群,提供差异化、精准化、定制化的课程、教学和评价。同时,勇于打开职业学校大门,探索建立职业体验中心,加强职业启蒙教育,面向未来解决当前现实问题。基于了解、体验、抉择,进入职业教育才可能是“理性的选择”,才可能转变为“首要选择”,才能让他们接受“适合的职业教育”。

二、“适合的职业教育”的区域行动


(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引领,汇聚职教发展新动能


“适合的职业教育”真正落地生根,最根本的还在于精准出招深化改革。这些年,江苏职业教育不断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从最初开展农科教结合、普职成统筹,试办五年制高职,推动中职布局结构调整,到“十二五”以来,组织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试点,初步建立起具有江苏特色、系统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十三五”时期,伴随江苏经济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方式发展,职业教育同样迈入深化内涵发展新阶段,如何推动江苏职业教育向更高质量迈进,让职业教育发展重获新动能。今年以来,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一制约职教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江苏职教新政接连出台。《省政府关于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意见》提出,推动人大立法出台《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健全产教融合激励制度,对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取得突出成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企业,认定为“产教融合型”企业;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建立规模以上企业按职工总数的2%安排实习岗位制度;以融合发展理念优化职业教育和培训布局,引导各地结合区域功能、产业特点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式,把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摆到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格局中进行谋划,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和培训与市县人口分布相适应、与主体功能区相匹配、与产业园区相对接;支持建设若干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试点行业等。无疑,这些政策聚焦体制机制再变革,意味着职业教育发展动力由单轮驱动转为双轮驱动。面向未来,必须协同推进改革创新,细化具体改革举措,让体制动力与内在活力进一步释放,以满足人民群众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需求。


(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职业学校学生大多处于15~19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是其职业价值观、道德规范形成的关键时期。从群体的生理、情感和心理特点看,他们与普通高中学生有共同之处,但与普高学生相比,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好,甚至有的学生是教师“遗忘的角落”,他们不仅文化基础较差,对传统的学科教学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不足,而且存在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差,自卑倾向比较严重等问题。大量调查表明,中职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且在自我责任感、人际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等维度均低于普通高中学生。深刻把握这一群体的认知、情感和价值观层面的特征,才能真正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江苏省职业教育综合素质培养积累了丰富而多样的经验,形成了许多原创性的举措,从2000年专门针对职业教育出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之后连续出台了若干文件,均对职业教育如何实施综合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规定与要求。近几年,全省进一步明确以养成教育为基本要求,坚持“德技融合、素质本位、知能并重”,出台德育督导标准,定期开展德育视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全方位融入产业文化、职业文化,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关键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以技能大赛和教学大赛为抓手,整体提高技术技能教学质量。一些职业学校还构建了各具特色的素质养成教育体系,通过各种有意识的活动将综合素质发展目标,转化为日常学习生活的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立品做人,收获成长。


(三)以专业现代化建设为重点,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


专业是职业教育的细胞,也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标志。“适合的职业教育”以专业建设为基础,带动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师资建设等,形成一揽子成效。早在1996年,我们就启动了职业教育专业现代化建设,选取机电一体化、商贸、旅游等规模较大的专业,大力推进骨干、重点专业的创建;进入新世纪,我们启动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把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作为建设的主线;“十三五”以来,我们主动适应服务业和制造业高度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由过去注重单一“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创新提出专业群建设理念,在全国率先开展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把产业链、专业链、人才链、价值链统一起来,使专业链更加切合、适合产业链、创新链,同时在省级层面上加强系统研究、协同攻关,组建服务江苏智能制造和农村电商专业群建设重点项目研究团队,引领、推动学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为提高职业学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我们还不断健全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持续多年开展调研工作,定期发布《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情况预警报告》,不断服务职业教育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能力与水平。


(四)以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为基础,满足学习者多样化学习需求


“适合的职业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永远在课堂,没有课堂的适合,不可能有真正适合的职业教育。受教育者生而平等,但又个性各异,以高中阶段教育为例,中职生较普高生的个性差异更悬殊,仅仅以中考分数(满分750分)为参照,普通高中在校生差异最多200分,而中职一个班学生中考成绩分差往往在400分以上,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势在必行。在改革探索中,各地各校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让每个孩子在专业、特长、兴趣上得到更好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如镇江高职校的“工作室制”,借鉴企业建设一体化工作岛的理念,创造了新型的“教学做一体化”空间,打破了传统教室的空间构成和传统课堂先讲后练的组织形态,教学过程不再从概念的理解起步,而是从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从接受分阶段递进的工作任务开始,各项目小组按专业不按年级编组,高年级同学和能力强的同学成为“小老师”,小组成员之间呈现出互帮互教的可喜局面。同时,面向过程和产品开展学习评价,着力培养学生职业素质,除真实工作项目采用完全的企业考核标准外, 学校在学生其他学习阶段仿照企业考核标准在工作室实施绩效考核。历经10多年的实践,“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学生学习意愿不足、教学与工作分离、学习与实践脱离等问题。面向未来,需要培育变革的土壤,促使学校探索从个体层面走向区域层面,实现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之间的有机互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进而积聚成江苏行动,凝聚成层次丰富、根基牢固的“江苏样本”。


“适合的职业教育”不单是一个简单的学术问题、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实践命题和时代命题。江苏职业教育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积累的质量与公平问题更加复杂多元,教育改革的渐进性、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教育文化的强势惯性等仍将深刻影响着“适合的职业教育”的推进,唯有统筹设计、系统推进、持续改进,才能为职业教育发展、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