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后疫情时代”,如何推动数字化教育持续深入发展,是教育系统和全社会高度关切的问题。日前,中国教育报刊社·中教传媒智库举办了“数字化教育发展云端研讨会”,30多位不同领域专家、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线上共话数字化教育发展。
一、数字化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成效
1.不同区域和学校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数字化教育对于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截至2019年,全国98.4%的中小学(含教学点)实现网络接入,90.1%的中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今年2月启用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在3个月内浏览次数达20.73亿。这些坚实基础在保障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同时,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用,特别是为薄弱学校、边远农村地区、弱势家庭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和不间断的学习机会。
2.数字化教育发展为减轻学校、教师和学生负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教育“减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在平台选择上,广州市海珠区大元帅府小学等学校以实用、有效为原则,对各类平台进行选择与搭配,形成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在资源保障上,宝鸡市实验小学将陕西中小学“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优质教育资源、宝鸡市“空中课堂”等资源整合运用于教学。在机制建设上,湖南省衡阳市华新实验中学通过精细分工、打造教学共同体等方式,为推动教育“减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数字化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显著提升了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治理效能。辽宁省辽阳市在疫情期间努力做到“四个立足于”,即立足于有效组织,立足于有效学习,立足于难点答疑,立足于有效反馈,在成功应对疫情考验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区域和学校两级的教育管理效能。
4.数字化应用和能力培养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正在催生新的教师职业角色和能力结构。无锡市滨湖区构建基于网络和数据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撑机制,搭建“滨湖教研网”,为全区教师提供了一个集教育研究、教师研修、骨干教师考核、成果展示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5.数字化教育在不同方面推动了教育教学变革,为未来学校建设带来了经验和启示。合肥一中构建以“学习任务单+自主学习+在线作业+在线讲解+教师答疑”为流程的在线教学模式;武汉六中致诚中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以“教师导向与助学、家长引导与陪伴、同伴互助与激励”为策略,形成“自主·支持”协同学习链。
6.数字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交互融合中形成育人合力,为学生的居家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疫情期间,很多学校努力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交互融合,填补居家学习期间的课后教育“真空”。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开展“居家五星好少年”评选活动,指导、激励居家防疫期间孩子们的学习成长。
二、当前数字化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存在短板,教育技术研发尚不能充分满足教育行业发展之需。此次疫情暴露出信号基站建设覆盖仍然不足,平台建设不可兼容且存在重复性建设,互联网教育企业针对教育行业的技术投入不足,学校信息化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需要各方协同解决。
2.数字化教育相关群体的信息技术素养亟待提升,需要在全面推进信息化社会建设过程中通盘考虑。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田丰提出,在线直播出现各种“翻车”现象,学生出现沉迷网游、痴迷网络社交等问题,说明提升数字化教育实效迫在眉睫。这些问题需要在全面推进信息化社会建设过程中通盘考虑。
3.强化网络应用与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矛盾,需要引起重视并得到科学研究论证。要从脑科学、认知学的角度,审慎研究网络环境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影响,特别是疫情期间学生较为突出的身心健康问题、部分学校出现的近视率上升等问题。还需加强学生网络学习终端设备的研发设计,充分考虑不同的教育应用场景,改变目前主要以手机和普通家用电脑为学习终端的状况。
4.数字化教育的评价和管理尚为空白地带,需要在各方协同探索建立完整的数字化教育体系。未来的“教”与“学”将在万物互联之下,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通过精准算法建构全新形态。如何对师生、学校实施科学评价,需要制定全新的评价标准体系。同时,数字化教育的无边界特性,在某种程度上会将全社会纳入一个超大的“泛教育系统”,这对学校、教育部门乃至政府教育管理方式的变革提出了重大挑战。
三、数字化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教育部门要持续强化政策引领保障。应基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及时总结分析前期在线教育实践的突出问题与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政策、确立标准、制定规范、强化保障,引领基层教育信息化发展尽快度过“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期和阵痛期,重点平衡好政府管控与市场调节、行政领导与专业引领等方面的关系。
2.新兴企业要不断提升行业供给能力。各类互联网教育机构和技术企业应认真研究教育行业特点和需求,深入分析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反馈,做好教育产品的研发、优化和迭代,不断提高教育服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要深度融入,立足教育行业发展和教育用户应用之需,强化与教育部门、学校的常态化互动合作。
3.基层学校要深度推进常态化应用。教育管理者和教师要把握好不变的教育目的与变化的教育形态、不变的教学内容与变化的表现形式、不变的课程标准与变化的课程资源、不变的师生情谊与变化的交流方式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运用项目化学习、专题式教学、深度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变革,促进过程性、交互式评价方式改革,依托“互联网+”有效拓展延伸学校教育的场域和时空,真正以技术为教育赋能,从“应变”走向“蝶变”。
(中国教育报刊社·中教传媒智库2020年7月出品)